别让腺样体肥大吓破胆!家长必知的那些事儿

2025-01-02字号:        

家有萌娃的家长们,想必不少都有过这样的惊慌时刻:在网上偶然瞧见腺样体面容的说法后,心里瞬间咯噔一下,再瞧自家孩子,但凡有点风吹草动,就心急如焚地冲向医院,甚至急切地想让医生赶紧切除腺样体。其实,腺样体肥大这事儿,只要咱们了解透彻,完全不必如此慌乱。

 

01认识腺样体肥大

腺样体位于鼻腔后端、咽喉顶部,是身体免疫系统里的重要守卫”——淋巴组织。宝宝1岁左右,它便悄然开启成长之旅,3-7岁迎来生长高峰,此阶段的腺样体肥大,多为生理性。这就如同孩子长高、换牙一样,属于正常发育进程,无需家长过多担忧,通常10岁之后,腺样体便会逐渐萎缩,成年时基本消失殆尽或仅存微量残余。

然而,生活中的病原体可不会轻易放过腺样体。一旦遭受侵袭,作为免疫系统的先锋,腺样体极易发炎肿大。一般情况下,病原体被击退,它也能恢复如初。但若孩子频繁被炎症纠缠,腺样体就可能持续增生、肥大,进而转变为病理性腺样体肥大,这时候,家长们就得提高警惕了。

 

02病理性腺样体肥大的危害

病理性腺样体肥大堪称孩子健康成长路上的绊脚石。首当其冲的便是呼吸问题,孩子会鼻塞、打鼾,睡眠质量大打折扣,呼吸也变得艰难。不仅如此,它还极易诱发鼻-鼻窦炎、中耳炎,孩子的听力随时面临威胁。病情严重时,孩子睡眠中会出现憋气、呼吸暂停,大脑长期处于缺氧状态,注意力难以集中,认知发育受阻,学习成绩也难免受到牵连。倘若腺样体肥大合并扁桃体增大,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更是直线飙升。

 

03判断病理性腺样体肥大的方法

如何才能知晓孩子是否患有病理性腺样体肥大呢?以下几个小妙招可供家长参考:

 

1.留意呼吸状况:若孩子频繁鼻塞、呼吸粗重,且不分昼夜,夜晚入睡后更为显著,就需格外关注。

 

2.检测口呼吸:在孩子安静状态下,若鼻子不通气,嘴巴频繁开合呼吸,可用小镜子置于孩子上唇,镜面朝下对准嘴巴,若镜面起雾,或者用舔湿的手指放于孩子嘴前能感受到凉飕飕的气流,大概率就是口呼吸。

 

3.关注打鼾情况:一周内超过3晚孩子打鼾,且调整睡姿后毫无改善,务必重视起来。

 

4.重视耳部症状:若孩子睡觉打鼾同时伴有耳闷、听力下降,持续一周以上或反复出现,必须尽快带孩子就医。

 

但要注意,患有过敏性鼻炎、鼻窦炎的孩子也可能出现上述症状,所以最终确诊还需医生借助电子鼻咽镜检查或鼻咽侧位片(X线)检查来精准判断。

 

04腺样体肥大会让孩子变丑,形成腺样体面容?

这是家长们最为揪心的问题之一。生理性腺样体肥大,家长大可放心,孩子容貌不会受其影响。但病理性的呢?目前医学尚无定论。理论上,腺样体过度肥大,孩子被迫张口呼吸,久而久之,面部骨骼肌肉受牵拉,可能出现牙齿前突、嘴唇上翘、硬腭高拱等腺样体面容。可实际研究却各执一词,有的表明二者有关,有的则予以否定,各类医学指南也只能谨慎措辞为可能。毕竟,孩子颅面部的生长发育受遗传、发育等诸多因素制约,腺样体肥大究竟起多大作用,尚不明确。

 

虽说面容变化悬而未决,但病理性腺样体肥大对孩子健康的危害确凿无疑,一旦发现问题,务必听从医生建议,及时治疗。

 

05确诊腺样体肥大后该如何应对?

孩子确诊病理性腺样体肥大后,医院会综合症状、睡眠检测、鼻咽内镜等手段,评估其对身体的影响程度。若影响较小,医生通常优先选择药物保守治疗,为孩子的身体小恙开具温和药方。反之,若影响显著,手术指征明确,医生便会建议切除腺样体。

 

01腺样体手术风险大吗?

 

当下,腺样体切除手术已相当成熟。医生运用内镜,结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,宛如巧手工匠” 般精准切除腺样体,手术过程不会对面部造成损伤,出血少、速度快,从开始切除到止血完毕,短短2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,术后护理也并非难事。

 

02麻醉会影响孩子智商吗?

 

许多家长忧心麻醉会损害孩子智力,实则偶尔一次麻醉,危害微乎其微。临床观察显示,3岁以上孩子,麻醉对大脑发育影响有限;3岁以下孩子,若麻醉时长超过3小时,可能对大脑会有影响,也可能影响不大,目前还待进一步的临床观察。相比之下,因畏惧麻醉而延误手术,任由病理性腺样体肥大危害孩子大脑,后果更为严重。

 

03切除腺样体会损伤孩子免疫系统吗?

 

还有家长担心切除腺样体会破坏孩子的免疫系统,事实并非如此。研究表明,刚摘除扁桃体、腺样体后,免疫指标或许会稍有下滑,但不久之后,身体其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便会发挥代偿作用,促使免疫指标逐渐回归正常。

 

04没有手术指征,可以尽早孩子切除腺样体吗?

 

若孩子尚未满足手术条件,切勿贸然手术。手术再小,也是创伤,没必要让孩子无辜受苦。此时,应严格遵循医嘱,采取保守治疗。

 

05执行腺样体摘除手术标准有哪些?

 

需要医生结合临床判断:

 

1)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表现,同时扁桃体增大的,进行腺样体-扁桃体联合切除。

 

2)孩子的腺样体肥大,伴随的中度鼻塞症状(张口呼吸、闭塞性鼻音或嗅觉障碍),已持续至少1年,并且保守治疗(比如使用6周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,比如使用1月的抗生素)效果不佳。

 

3)慢性鼻窦炎,反复发作,药物治疗不佳

 

4)反复的急性中耳炎(化脓性)或慢性渗出性中耳炎孩子,伴有上几条表现,建议切除。

 

5)腺样体肥大症状明显,并且已经出现特殊面容的孩子,排除了口腔原因,建议进行手术,但是效果不能确定。

 

若孩子病理性腺样体肥大极为严重,切不可心存侥幸,坐等腺样体萎缩。此时不切除,在病原体反复刺激下,腺样体只会愈发肿大,对孩子健康的危害将不堪设想,医生建议切除时,务必果断抉择。

 

06扁桃体是否要一并切除?

 

切除腺样体时,是否一并切除扁桃体,需听从医生建议,依据扁桃体切除指征判断。由于腺样体与扁桃体同属鼻咽部淋巴组织,部分家长担忧切除腺样体后扁桃体会代偿性肿大,进而需二次手术。实际上,医生会综合临床情况与指征,给出专业判断。

 

腺样体肥大并不可怕,只要家长们了解清楚相关知识,冷静应对,孩子便能健康成长,远离焦虑与病痛。

Top

咨询电话:400-837-1120   门诊时间:8:00 - 20:00

©2015 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

投诉电话:13949082331

豫ICP备13019641号-2